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讲话精神,促进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提升城乡群众就业增收,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今年1-5月,争取投向和谋划申报了10个项目总投资2.47亿元。目前,已下达了1个2023年第一批中央预算内投资和省级预算内基建资金城关镇以工代赈示范项目。
该项目总投资75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410万元,省级预算内配套103万元,自筹237万元,实施豆腐村铺设雨污管道6350米,新建雨水检查井93座、污水检查井107座,植物氧化池1座,混凝土路面破除与恢复6700平方米。项目的实施带动当地群众务工180余人,预计发放劳务报酬金额135.5万元以上,设置公益性岗位8个,充分发挥“工程是手段、赈济是目的”,项目建设是平台载体,就业增收是根本目标的政策导向,进一步扩大“赈”的质效、“赈”的初心,多劳多得,勤劳致富,激发低收入人口内生动力,实现当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发挥积极作用。
下一步,我局将严格落实好今年出台的《国家以工代赈管理办法》,确保项目绩效目标高质量如期完成。一是抓紧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各司其责,上下衔接,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职责,制订前期工作计划,倒排工期,按照时间节点推进以工代赈项目建设。二是严把项目实施标准。吃透国家出台的以工代赈投资政策,做到一个坚持、三个坚决,即坚持就业带着项目走、资金跟着项目走,坚决避免项目安排撒胡椒面、搞平衡,坚决防止“重建设、轻赈济”现象,坚决杜绝当“甩手掌柜”。“能用人工的尽量不用机械、能用当地群众的尽量不用专业队伍”,实行项目管理报账制,严格执行劳务报酬占中央预算内投资比例不低于30%的标准,建立技能培训和劳务报酬发放台账。三是加强项目事中事后监管。层层压实项目单位主体责任和日常监管责任。加强项目管理“四制”、“三到场”、“两公开”、“一监管”模式。即:四制:项目法人制、合同制、招投标制、监理制;三到场:开工、建设、竣工到现场;两公开:公开招标、公开公示;一监管:加强项目事中事后监管。紧盯计划、标准实施项目,定期不定期开展项目监督检查,确保工程质量和项目资金阳光、透明、安全运行。
主办:宝鸡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地址:陕西省宝鸡市行政中心1号楼8楼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
陕ICP备12009282号网站标识码:6103000061 陕公网安备 610303020002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