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本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首页 > 发改新闻 > 县区发改局动态

千阳县:以工代赈 铸就群众幸福生活——张家塬镇2023年以工代赈示范项目建设成典型案例

编辑:宝鸡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来源:千阳县发改局 发布时间:2024-05-11 18:29

去年以来,张家塬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抢抓国家以工代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机遇,在晖川、观明、新文三个村因地制宜推进以工代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着力改善乡村全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现代化水平,实现“小田变大田”,推动“低产变丰产”,提振群众增产增收信心,获得良好经济社会效益。

一是坚持“三精准”谋争,凝聚发展合力。精准抓谋划。针对“田埂叠加,灌溉设施不到位,群众粮食丰产全凭气候变化,农民靠天吃饭”的粮食产业发展现状,紧盯以工代赈等支持政策,采取“镇村干部实地踏勘、村民大会意见征求”的方式,汇聚意见,决议用以工代赈项目促进产业发展。二是精准抓规划。落实以工代赈项目“先有群众、后有项目,群众是根本、项目是载体”的总体要求,借助第三方专“智力”,开展项目规划设计和前期评估论证,同时对项目实施后农作物增产提效进行预测,做到规划合理、有的放矢、可操作强。三是精准抓争取。在充分论证、精心规划的基础上,落实“三三制”工作法,由镇主要领导带队抢抓时间节点,加强与省市县主管部门汇报衔接,力促项目落地。

二是坚持“三带动”提质,坚定发展信心。带动闲余人员务工。积极动员吸纳在村困难群众与低收入群众参与项目建设,鼓励群众通过自身劳动获取报酬,及时制定《就业培训工作方案》,根据劳动力务工需求,聘请第三方专业培训机构,采取“集中授课+工地实操+基地实训”等多种的方式,从施工安全、施工材料选择要求、材料比例等方面言传身教,严控每个环节,累计开展精准培训15天150余人,各村群众就业技能明显提升。全镇222名群众参与务工,累计发放劳务报酬162.36万元,进一步激发群众增收致富的内生动力。带动综合资源利用。按照“田成片、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工作思路,统筹协调资金、劳力、技术等要素,坚决整治耕地碎片化、耕作零星化等问题。项目实施后,张家塬镇冯坊河流域耕地建设实现集中连片,将增加有效灌溉面积937.11 亩,形成占地近2000亩的粮食增产增收“示范方”,年亩均实现粮食增产300公斤,增收900元。带动多方联动参与。按照“统筹推进、合力发展”原则,组织群众、企业、政府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促进社会化服务,推进产业化经营,合力实现效益最大化。

三是坚持“三促进”增效,全面富民强村。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在项目落实的同时,大力推动乡村特色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种植养殖等农业产业加快发展,不断提升村集体经济收入。促进群众增产增收。直接吸纳222名群众参与项目建设,间接吸纳50名群众发展相关产业,通过提供就近就业岗位,全面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务工问题。促进治理水平提升。落实积分制管理办法,将集体经济收益与分红、表彰、资助挂钩,常态化开展移风易俗活动,传播理论新思想、倡导文明新风尚,全面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下一步,张家塬镇将探索推进“连片种植+智慧农业+粮食托管”三位一体的现代农业种植新模式,全力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提高亩均产出效益,真正让“高标准”建设转化为“高标准”产出,全面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主办:宝鸡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地址:陕西省宝鸡市行政中心1号楼8楼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

陕ICP备12009282号网站标识码:6103000061 陕公网安备 610303020002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