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典型案例 |
宝鸡市渭滨区因地处渭水之滨而得名,是全市的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宝鸡城市文明的主要富集区,地处新欧亚大陆桥中段,交通条件优越,枢纽地位明显。渭滨区特色农业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以农业农村功能拓展为重点,按照“一轴两区五园”空间发展布局,坚持加大政策扶持、培强经营主体、创新利益联结、科技示范引领,深入实施基础设施配套、种植基地提升、农产品冷链仓储、都市休闲农业等四大工程,全力打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样板和平台载体,有力促进了乡村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2023年示范园总产值达15.89亿元,同比增长35%,一二三产结构比值为22:8:70,示范园内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2.43万元,高于当地农民收入平均水平的20.30%,同步增长10%。
一、“农业+仓储+加工”融合,延伸产业链条
坚持打造全产业链体系,突出优势产业和经济效益,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做强产品精深加工。投资1800万元实施省级优势农产品储藏设施冷链项目,建成苟家岭、新阳光等冷库,配备农产品分拣分级、预冷包装、烘干脱水等设施设备,提高附加值和溢价能力。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组建成立宝鸡市金耳产业示范基地,建成智慧云舱32座,研发金耳羹、金耳挂面等高端优质产品。做精食用玫瑰深加工,建成标准化实验室、存储冷库等设施,玫瑰花茶、精露、果酒等系列产品全面上市,开发蒲公英红茶、白茶、小青柑等产品,推动传统农产品向精细化产品发展。园内现有注册食品加工企业27户,规模以上9户,从业人数1500余人,基地标准化生产比例达45%以上,年产值2.6亿元以上。
二、“农业+乡村+旅游”融合,释放强劲动能
以打造南山美丽乡村休闲带为抓手,聚焦“一带三体十园一改”任务,加快建设茵香河、清姜河、晁峪河3个乡村旅游综合体,持续推进石鼓现代农业园等10个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谋划改造未来“关中新民居”,建设成农业观光、生态景观、文旅景点等穿点成线、业态融合的乡村振兴示范带。高家镇获评市级美丽乡村示范镇;石鼓镇茵香河、李家槽村,高家镇上川村等5个村被认定为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神农镇太平庄村、高家镇胡家山村入选国家、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单位推荐名录;往南走·自由营地、日兆山谷露营地、桃花源度假村获评宝鸡市十大露营基地;“田园花海赏花游”成功入选陕西省春季乡村休闲旅游精品路线,“秦岭四季采摘游”成功入选宝鸡市秋季精品休闲乡村游线路;新发展精品民宿10余家,农家乐12户,云水山居等4家民宿入选市级旅游民宿名录。
三、“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凸显多元价值
渭滨区素有“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的美誉,是姜炎文化和周秦文化的发祥地。示范园以农业产业为基础,以旅游休闲为形态,以风土文化为灵魂,挖掘乡村的深层价值,在乡村原有的基础上做创新,园内现建成民俗村8个,其中神农镇大散关村被认定为陕西省第六批历史文化名村。依托“六号”工程档案文化资源,投资8000万元用于修复改造,初步建成“六号”工程历史厅等5个展厅,全力打造集党史展示、档案文化传承、红色教育、党建会议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渭滨区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为契机,依山就势规划布局,完善休闲娱乐设施,打造品农上川有机农业体验园,建设秦岭四季春·萌趣田园,建成神农农耕文化体验园,进一步丰富村庄的旅游业态,将绿水青山变成富民增收的“聚宝盆”,让生态宜居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发展盛势”。
四、“农业+教育+培训”融合,激发乡村活力
充分挖掘示范园内农业经济和社会功能,完善建设学农劳动、研学实践、科普教育等实训基地,通过农事体验、科普教育、农民培训等方面的延伸真正实现多产融合,逐步形成“农业+教育+培训”融合的产业新格局。现建成研学旅行教育基地3个,劳动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农民田间学校1个。其中渭滨区“龙山玉珠葡萄树下自然农乐园”基地,为学生开展各类农业研学活动提供体验学习的优质平台,曾获“全国农耕文化实践营地”“全国青少年农业科普示范基地”“陕西省百家创新生态农业基地体验式科普教育试点园”等荣誉称号,承办研学及亲子活动900余场。恒森农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现有专家教授团队36名,标准化培训楼2栋,培训教室6个,近年共培训学员1.5万人,其中职业农民0.3万人,专业技术工人1.2万人,为乡村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五、“农业+互联网+大数据”融合,打造智慧样板
示范园积极培育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深入发展“数商兴农”,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开展直播电商助农行动,培育一批电商赋能的农产品网络品牌和特色产业,深化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完善流通设施,加快供应链建设,加强与邮政、顺丰等快递公司合作,打造便捷的流通体系,不断畅通农产品线上销售渠道。区供销联社开通“渭滨供销优选”抖音直播账号,积极推介宣传特色农产品,通过定期开展直播的方式推进全区农特产品线上销售,玫瑰、金耳系列产品、蜂蜜等农产品通过网络销往各地,短视频月播放量30余万次,助农增收300余万元。园区建成渭滨区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同步推进监测分析子平台的延伸应用,深化与全省地理信息平台的双向数据交换共享,实现农业投入品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双向追溯,推动畜禽养殖等区域性全产业链数字化应用形式,农业现代化、智能化、数字化水平显著提升。
下一步,渭滨区将以增收富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扣建设西部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目标,围绕聚力抓“五优”、奋进现代化工作主线,夯实筑牢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基础,持续推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不断强化联农带农利益联结纽带,推动形成生产与加工、产品与市场、企业与农户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全力打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新样板。
主办:宝鸡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地址:陕西省宝鸡市行政中心1号楼8楼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
陕ICP备12009282号网站标识码:6103000061 陕公网安备 61030302000248号